余音绕梁。 中冶宝钢技术 陈建钢 摄

致我最敬爱的父亲:

这次住院,无论家人怎样宽慰,您的话语愈发减少。

我知道,诊断结果带给您的压力可想而知:青光眼导致左眼无感光,右眼仅有微弱视力,糖尿病各项主要指标箭头“直线向上”……

从来没有见到您愁眉苦脸过,生活中的烦恼您都会压在自己心中,在我们面前展现的始终是自信与快乐,我想,在您的内心深处,一定也有属于自己的、还没有实现的心愿。

莫言在散文诗《你若懂我 该有多好》里曾如此写道——“从阴雨走到艳阳,我路过泥泞,路过风。一路走来,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假若,这里的“我”是您,而文中的“你”是我,您就会发现女儿能够读懂的,是四十一年来女儿跟随您,一起见证过的岁月变迁和离心灵最近的那双眼睛;多想,在我有能力报答您和妈妈的时候,多为你们做一些事情;尽管,在时光卷轴循环一轮的周期上,四十一年不过只是 3.5圈的时光。

只想对您说: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离家读初中住校,望着女儿那双清澈且不安的眼睛,您告诉我:爸妈不在身边的夜晚,只要你心中想着我们的眼睛,就会看到我们,就不会孤单、更不会害怕。

在我生命里寄出的第一封信,也是从那时开始,但您能够看清楚。

作为女儿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您既是我深度的精神依赖、亦是偶像,似乎有着某种无比的神力,每当我碰到疑惑时,都会在您那双眼睛里找到答案,潜移默化的让我在光阴流沙里,慢慢学会了释怀,而这双眼睛,正是自己内心深处那种无可替代的感觉。

只想对您说:您曾告诉过我,回报父母不需要许多,女儿每次电话里的问候、陪您和妈妈轻松的散步、包括工作上的进步,都已成为您们感受我用孝心编织的“礼物”;是的,亲情的方程式里,惟有加法,没有减法。当自己也做了母亲后,改变了许许多多,现在的我知道,只要做儿女的能多做出一点点,爸妈的世界就会多出一份精彩,亲人只有一次的缘份,无论这辈子我们会相聚多久,我都要珍惜共聚的时光。

在江南油画般的春天这个档期,每次当我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您,走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时,伴随每一次脚步的跨越,总能在自己记忆的桥段里看到:喜欢喝茶的您,每年春天花开时,都会要带着我们去趟绍兴,那里有深交的老友,以及熟悉的茶花味香、清新的空气和农家饭……您尝试着让我们放缓匆忙的脚步,学会怎样去品味生活。

只想对您说:好久没有像当下这样,可以如此近距离、如此真切地照顾您。望着病榻上的您,岁月印痕之深,已让您每一处发根缓缓地铺满了银丝,潸然泪下的女儿真不知用什么语言去安慰您。拿到洗衣间的汗衫,上面都是您的气息,那熟悉的味道总能通过呼吸沁入我的胸肺间,都说女人喜欢闻香,而我却觉得万千的香水味没有一剂,能够超越这种气息的感觉,唯想,女儿如何才能回报爸爸那一片爱的深海。

深夜,万籁俱寂的病房,更容易让自己的内心泛起阵阵微澜,爱在微信上记录的我,只想对您说:尽管这些心里话您看不清楚只能去听了,但只要有时间,我还会把这封信继续写下去,通过微信发给妈妈让她读给您来听,这带着温度的字里行间,一定会成为您感受光明的新通道。

因为我知道,有时候几句话、几行字,就能够改变一个人许多。

其实幸与不幸,都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先后几次住院手术,您面对病魔的那种乐观坚韧,更成为女儿今后生活路上坚实的印痕。

只想对您说:“这一生敬佩的人不多,但老郭是其中一个”这句和女儿同样的话语,出自您多年的老同事,包括他讲叙您的“一段传奇”:三十年前的一个寒冬,宝钢原料场正在运转的皮带,被冰冻成大硬块的矿石从正中豁开600米长口子,公司组织5个检修队参战,400多名抢修人员,有4/5从未见过怎样胶接皮带(非专业);作为当时皮带硫化队长兼总指挥,您与其他几位“教官”,临危不惊地示范着钢丝皮带剥梯型接口、填充胶料、放加热板、充水压板恒温,让所有的人几个小时就“进入状态”,4天5夜抢修胶接好的这段“咽喉皮带”,同样让甲方各个层面都一起见证,这是足够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最长皮带胶接纪录的“传奇段子”……

这场现在我听来让所有人“冒汗“的战役,已成为一段记录您最平凡而真实的工作轨迹,以及只是付出,不求所得“老检修”人由表及里的坚韧不拔、铮铮硬骨。

有些语言,无须出声,在默契中足够温暖;四十一岁的女儿,曾有段时间心情特别压抑,似乎离抑郁症更近一步,是您乐观坚毅的心态直接影响着我,成为自己走出困境的根本所在,其实我知道,在工作和生活的道路上,您那双眼睛始终在关注着女儿,时至今日,这眼光让我“悟出”的感动愈发至深。

今天写下这些,只是想告诉您:小时候女儿是能够看见的天使,

而现在我要做的,就是要继续成为您每天都能够感受到的天使,不论到何时何地,看到头顶上灿烂的阳光,便是我牵挂您的视线。

女儿: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