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为有新区净水来
——中国五冶贵安新区小寨水厂施工创品牌
杨国生 发布日期:2016-02-18
2016年2月1日,对贵安新区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由中国五冶集团上海交通市政公司承建的小寨水厂实现通水,向贵安人民送上一份新春贺礼,新区从此拥有源源不绝的净水。
多彩贵州,活力热土。国家级新区、西部大开发的五大新区之一,贵安新区区域优势明显,位于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区域,原有的一座旧水厂,远远不能满足新区开发发展需要。小寨水厂工程是贵安新区开发建设的配套项目,为一座日供水20万立方米的水厂,建成后将扩大贵安新区核心区供水量,完善城市供水设施,促进新区开发建设。工程于2014年2月20日开工,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场地整平、围墙、结构筑物施工、管道电气及附属工程。这是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签订的第一个市政水处理项目,是交通市政公司向市政和民用建筑领域的一次拓展延伸。
晴雨施工巧安排,实干巧干保履约
天无三日晴。项目经理李石磊带领员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克服复杂的施工困难,项目部“大干晴天、抢干阴天、巧干雨天”,巧妙安排施工计划,为现场提供360+1度全方位服务。实行“5+2,白加黑”上班制,实行早7点,晚12点上班制,下半夜现场施工采用专人夜班制。工程部长张帆每天晚上10:30带队对施工队伍夜间施工进行检查督促。
由于该工程为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项目,部分工艺设备未定货造成局部区域不能施工。项目部多次与设计、业主沟通,通过增加后浇带、水池底板设备基础预留等措施,确保现场流水施工,创造良好有序的履约环境。
此前交通市政公司还没有净水厂相关的施工经验。为工程顺利进行,他们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在熟悉整个水厂的工艺流程及管道图后,多次与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与设计人员探讨工艺与土建衔接问题。提前将工艺图中标高、预埋件、预埋套管等全部反映在土建结构图中。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投药间、消毒间已封顶,脱水机房也已进入封顶收尾阶段,V型滤池、清水池、浓缩池等单体工程也同步快速推进,5月12日早晨8点18分,伴随着一阵烟花爆竹声,小寨水厂全场最高建筑、18m高的污泥脱水机房打入最后一方混凝土,顺利实现安全封顶。标志着经过两个月每天24小时的奋战,小寨水厂项目部安全、保质、超速的完成业主下达的进度指标。
攻克渗漏通病,创新工艺增效
为了攻克水池渗漏这道难关,项目部在施工前组织两个合作伙伴进行专项技术研讨,从人、材、机等方面分析水池产生渗漏的原因,并采用三维图方式对施工技术员及工人进行水池防渗漏措施技术交底。结果所有水池内实外光、棱角分明、不渗不漏。有预则立,他们还提前与设计、业主沟通在水池结构设计中对混凝土提前添加DMA混凝土外加剂,进而从技术方面减少出现渗漏,并为项目增加效益30万元。
质量问题零容忍,中国五冶树品牌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任何借口,必须从细节入手,坚持过程管控,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施工班组在止水对拉螺杆处理不到位,项目部要求立即停止施工,并做返工处理。百年大计,岂能毁于一旦!小寨水厂关系到几十万人饮水,五冶人不能给这项民心工程留下任何缺陷。
项目部在水池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队伍采用“施工缝二次支模法”、“模板缝采用双面胶贴缝”等方法,简便易行,大大提高了水池施工的外观质量,体现中国五冶的质量水平。这一系列方法得到了监理及业主的高度认可,并在贵安新区水务系统进行推广,创成了品牌。
水务新军在崛起,市政劲旅赢好评
2014年4月19日,贵安新区骨干路网建设指挥部指挥长、贵安开投公司董事长助理、贵安建投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永泓,贵安水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海等公司领导一行,深入小寨水厂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苏永泓董事长对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组织人力、物力实现“后来居上”的势头给予大加赞许,同时对项目管理、安全文明施工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8月24日,贵州省委委员、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委农工委党组书记兼省水利厅党组书记黄家培,贵安新区农林水务局领导曾健、吕文忠等领导,在贵安水务公司总经理汪杰的陪同下,深入小寨水厂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黄家培希望由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与贵安新区水务有限公司合作好,从项目思想定位和施工实施上,实现“建、养、运”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
由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贵安开发》杂志2014年第3期,刊登通讯《五冶精神黔中大地写传奇——中国五冶贵安新区小寨水厂项目部工作纪实》。从“让项目建设惠及于民”、“牢守质量安全两条红线”、“五冶精神续写施工传奇”三个方面,全方位的展现了五冶集团持续创新,追求卓越,恪守诚信,作风严谨,工作高效,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与业主精诚合作,为贵安新区建设做贡献的事迹。
2014年第十期贵安新区管委会期刊《美丽贵安》刊载文章《让新区人们喝上放心水》,从社会群众、工程施工人员和业主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报道了小寨水厂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作者单位:五冶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