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扭亏“突围战”
——中国华冶集团中关铁矿项目部项目扭亏纪实
发布日期:2016-03-29
2015年,中国华冶中关铁矿项目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职工负重爬坡砥砺前行,精心组织、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公司下达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成功打赢了中关项目扭亏“突围战”。河钢中关铁矿领导李振芳握着项目经理袁振涛的手说:“中国华冶不愧为全国冶金矿山建设的国家队,不但技术过硬、作风过硬,而且具有大局观念,对中关铁矿基建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背水一战:“全员风险抵押”
2014年底,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的中国华冶中关铁矿项目部,因工程进度滞后,项目管理混乱造成项目亏损,受到业主的最后通牒。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袁振涛带领新的领导班子,分析了中关铁矿项目的严峻形势,精心组织中关扭亏“突围战”,快速改变中国华冶在中关铁矿的形象。他们以深化项目机制改革为突破口,采取了4项新举措。一是优化劳动组织,减员增效。2015年初,项目部进行了机构整合、人员重组,撤销重复机构,压缩管理层,整合非生产人员。直接工与辅助工比从1:2降至了1:0.8。人少了,干出的活不减反增。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支出。二是转变班组分包模式。结合各部门对施工班组的分包单价进行确认、项目部相继出台了安全、进度、质量、文明施工等等的考核管理办法。干的多、挣得多。“混日工”的在班组内部就生存不下去了,留下来的都是“精兵强将”。三是建立健全项目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细化管理,做到了管理有据、评比有顺序,不再是人为随意管理,而是制度在约束、制度在管理,理顺了项目管理链条。四是开展“全员风险抵押”承包。2015年6月份,项目部率先在公司范围内掀起旨在全员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全员风险抵押”承包,项目部管理人员,按照岗位职责进行了重新分工,每人都交了风险抵押金,形成了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新局面。自此,项目部管理人员组织分明,大家把项目上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各项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职工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经营成果扭亏为盈。
找准突破口:全员降本增效
项目经理袁振涛认为,业主就是上帝。施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施工单位只能靠正确的意识、规范的管理降低成本取得效益。如果不开展精细化管理,项目亏损就止不住出血点。
为此,中关项目部注重项目过程管理,让成本在管理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一是对主材进行重新认价,对砂石料、水泥、钢支架进行了重新询价认价。二是抓好项目结算。主要针对合同外结算,采用“先易后难、逐级突破”方式,重新整理结算资料,改变原来上报模式,基础资料基本整理完毕后全部上报中关铁矿。同时,责成专人全程跟踪,得到业主主管部门的结算确认。三是安全文明施工从严管理。项目部细化了《项目部安全管理办法》,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深挖深查安全隐患,严格坚持执行日常检查、旬检查、月检查,对在检查中存在的隐患和违章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改一起。2015年共进行各类安全检查419次、查处各类隐患185起、现场整改25起,下发整改通知单160起,整改有效率100%。自年初至今累计处罚180余人,处罚金额37240元。2015年项目部迎接了省市安监局以及河钢矿业公司专家组检查检查7次,全部按照整改措施进行了有效整改。四是积极组织开展“井下突发涌水应急演练”,详细制定演练方案,并邀请矿方有关领导,华冶公司领导与属地安监部门进行现场观摩,既锻炼了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又提升了项目部形象。去年7月,河钢中关铁矿组织邢台市安监局、监理公司、各兄弟施工单位等30余人在中关项目部召开井下现场观摩会。邢台市安监局领导、中关铁矿领导对项目部施工的水泵房、变电所给予了高度评价。
快速突围:依靠科技创新
项目经理袁振涛说:“快速突围,就是通过娴熟的技术,在工程遇到艰难时,一鼓作气,造成瞬间突围的优势,取得成功突围。让业主感到项目部的爆发力和实力,使之刮目相看。这样可以摊薄成本,争取效益,赢得声誉”。
为此,他们采取了3项措施取得了快速突围。一是针对中关铁矿属大水矿山,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导致施工难度大、施工条件复杂的特点,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加大工程技术创新力度。2015年,中关项目部结合中关特有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获得企业级工法2项,获得部级工法1项,获得优秀施工组织设计1项,获得科技进步奖1项。二是加强工程质量过程控制,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严格执行日常检查、旬检、月检质量检查制度,确保了每道工序、每个流程都符合质量要求。2015年共组织进行质量月度联检共12次,接受河钢矿业公司质检站检查3次,在中国华冶组织的下半年矿山组质量大检查中排名第一。三是施工计划层层分解,日日考核,适时启动“大干100天”劳动竞赛。项目部技术、质量、安全人员现场盯班指导服务,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确保了主井延伸和人行天井两条施工主线都按照施工计划网络节点顺利完成。